【科研期刊】IF影响因子与SCI分区

影响因子

期刊分区

按照学科门类和影响因子高低顺序将期刊分为不同的分区。

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:
SCI(科学引文索引)
EI(工程索引)
ISTP(科技会议录索引
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。一般认为SCI质量高于EI。

期刊分区是sci特有的,国内期刊没有分区,只有分级。sci期刊分区有两种,一种是JCR分区,另一种是中科院分区,两类分区都是按照期刊的影响因子来划分的,只不过各区的标准有所不同[2]

JCR/中科院分区区别

JCR 分区 中科院分区
汤森路透分区法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制定
参考的是上一年度的影响因子 参考前三年的平均影响因子
每区25%的等比例划分 —5%—20%—50%—
只按照小类划分(176 个) 14 个大类学科分区与 176个小类(同 JCR)

论文分区查找链接

JCR 分区查询

Web of Science
在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搜索即可。
|500
或者可通过搜索论文过程中直接点击期刊方便查看期刊简要信息(IF,分区)
|600

中科院分区查询

中科院分区查询
可网页端或微信扫码免费查询
|500

* 预警期刊

具体而言,就是通过综合评判期刊载文量、作者国际化程度、拒稿率、论文处理费(APC)、期刊超越指数、自引率、撤稿信息等,找出那些具备风险特征、具有潜在质量问题的学术期刊。最后,依据各刊数据差异,将预警级别分为高、中、低三档,风险指数依次减弱[3]
|500

参考


  1. 终于搞懂了!| 一文讲明白影响因子和杂志分区 ↩︎

  2. 一文了解“期刊”、“JCR分区”、“中科院分区” ↩︎

  3. 《国际期刊预警名单》 ↩︎


© 2024 LiQ :) 由 Obsidian&Github 强力驱动